二季度伊始,公司吹响了“治亏增效、扭亏增盈 大干一百天”活动的号角,化产一车间迅速响应,积极行动,结合生产实际情况,认真排查生产工艺、设备运行、安全环保、节能降耗、达标提效等方面存在的缺陷和不足,组织生产、安全、设备以及各系统大班长等经验丰富的人员召开专题会,分类逐项讨论,形成切实可行的优化措施和方案,并持续进行改造实施,以实际行动推动活动的高效开展。
针对化产回收系统夏季高负荷时段,冷却能力不足,循环水温度居高不下,换热效果不佳,温度调节控制困难,导致硫化氢、氨含量波动大等情况,该车间党支部书记、主任张玄,副主任潘晓雄深入脱硫、鼓冷、铵苯系统岗位,查看循环水管线,岗位人员操作方法,比对工艺参数变化,参考班组长思路,结合现场循环水管线分布实际,安排工艺组、设备组制定详细施工方案、落实施工材料备件、协调沟通维修力量,充分利用发电循环水富余的优势,铺设管道距离短和不用停系统便可施工的有利条件,用DN300管道将发电循环水接入脱硫系统,并将原来由鼓冷系统供应的一段循环水管线隔离开来,改由发电循环水管线单独供应脱硫系统换热器冷却循环使用,顺利完成了优化改造,不仅节省了鼓冷循环水对脱硫系统的供应,使整个鼓冷循环水有了更加充足的调节余量,还解决了脱硫系统循环水量不足瓶颈,使脱硫液温度降低到“32-35℃”达标范围,在不增加电耗的情况下,保障了车间各系统循环水的合理调配。
破解困扰生产的剩余氨水带油瓶颈问题,提升后续系统优化,成功完成“剩余氨水带油及工艺废液阶梯利用节能降耗优化改造”。通过对鼓冷剩余氨水除油装置、蒸氨系统设施、脱硫氨苯的工艺废液处理流程现场调研,车间利用现有材料,自主设计制作两套氨水除油加药装置并就近选址安装、调试投运。经过运行调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大幅度降低了剩余氨水中的焦油含量,提升了系统焦油的回收率,缩短了焦油脱水时间,节约了蒸汽,每日可提高焦油产量约500公斤;防止后续管线及氨水换热器的堵塞,提高了系统换热效率,降低了蒸氨系统的能耗;解决了脱硫蒸氨生产中的浓氨水含油量大的问题,具备替代脱硫液补水条件,降低了新水使用量和20%氨水的消耗等,为车间节能降耗减排开创了新思路,取得了新收益。
与此同时,该车间组织实施了“脱硫再生塔顶部VOCs收集改造及VOCs系统调节控制优化”,不仅保证了再生塔VOCs有效稳定收集,还将化产系统的VOCs风量由原来的15000立方米/小时降至8000-9000立方米/小时。
随着工艺报警难点问题的逐项处理、安全隐患自查自纠深入开展、鼓冷氨水应急阀安装、循环水定量排污和分时段运行以及“生化VOCs风机出口冷凝液管优化改造”“生化集水池真空箱优化改造”等生产设备缺陷问题的顺利完成,降低了运行成本、改善了生产环境、节约了能源消耗,保障了该车间生产系统的安全环保、高效稳定运行,为公司治亏创效、扭亏增盈工作注入了强大动力。(化产一车间:马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