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即将开学,新书包和文具早已备好,整整齐齐摆在书桌上。爸爸还在甘肃浩海轮岗,那几天正赶上沙尘天气,视频里,他背后是天昏地暗的一片黄,风声呜呜作响,我叮嘱他:“那边风沙大,你出门记得戴口罩。”视频那头是他喜悦的声音:“我明天就回来了!”
今年秋后的晴日似乎不多。转眼间,爸爸八天假期就结束了。
起初,天边只是浮着几片薄云,闲散地游荡。渐渐地,云越聚越厚,越压越低,连成灰蒙蒙一片。爸爸收拾行李时格外沉默,他把孩子搂进怀里,轻声叮嘱:“好好学习,听妈妈话,爸爸过两个月就又回来。”孩子的眼睛亮亮的,似懂非懂地点头,小手却紧紧攥着爸爸的工牌,不肯松开。
雨,终于细细密密地落了下来。是立秋后特有的微雨,绵密、安静,仿佛不愿惊动任何人。我送爸爸去车站,雨丝打湿了他的肩头和行李箱,他回头朝我们挥挥手,什么也没说,可那眼神我们都懂。
从车站回来,雨下的更密了。脚下的石板路被雨水浸成深褐色,透着湿润的凉意。雨水顺着瓦檐滴落,敲出规律而安宁的节拍。回到家,孩子不肯午睡,闹着要读绘本,我随手拿来一本便读起来,正读着,却被他“嫌弃”地打断:“妈妈,爸爸读这本书的时候都学机器人说话呢!”
这场雨褪去了最后一丝暑气,也悄然滋润了些许纷扰的心绪。田地里的秋庄稼正需要这场雨,玉米悄悄灌浆,高粱渐渐垂穗,万物都在沉默中生长。就像孩子,哪怕没有爸爸常伴身边,也依然努力长大。
黄昏时分,我收到他的消息:“到了。浩海的沙尘已经过去,今天转晴了。”随消息发来的还有一张车窗外照片,天仍黄蒙蒙的,但已能依稀看到远山的轮廓。孩子趴在我腿边,一眼就认出来:“是爸爸那儿!”说完又小声补了一句:“他那边没有下雨?”
雨后的夜来得比平日更早,空气里弥漫着泥土与草混合的香气,凉意渐渐渗入小区的角角落落。躺在床上,能听见窗外偶尔传来的滴答雨水,一声、又一声,不慌不忙。孩子翻了个身,在梦里呢喃一句“爸爸……”。我替他掖好被角,学着爸爸的样子,轻抚一下他的小脑袋。(黄陵煤化工:王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