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您现在所在位置:新闻动态 > 公司新闻
"卓越启航"管理研修班赴华为参观学习
发布时间:2025-07-25    作者:   点击量:56   分享到:

7月24日,陕焦公司“卓越启航”管理研修班一行赴华为深圳总部开展以“对标世界一流,探索数字化转型”为主题的参观学习活动。通过实地考察、专家授课、互动研讨等形式,学员们深入学习了华为在数字化转型领域的先进理念与实践经验,为陕焦公司加速智能化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汲取智慧力量。

 

沉浸式参访:感受华为文化与创新基因

 

1754292169457877.png


上午9:30,研修班首站抵达华为三丫坡培训基地图书馆。这座融合欧式建筑美学与现代功能的图书馆,以其高耸的哥特式建筑风格和浩瀚的藏书,生动诠释了华为“崇尚知识、持续奋斗”的文化内核。随后,学员们走进松山湖溪流背坡村——这座被誉为“欧洲小镇”的华为研发基地,3万名科技人才在此协作创新。在笛卡尔展厅(以理性思维与科技创新为名),学员们系统了解了华为在5G通信、云计算、人工智能、智能终端、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等领域的突破性成果,并重点围绕“人工智能助力煤焦化产业降本提质”方案与华为技术专家展开深度交流。展厅充满灵感的空间设计与前沿技术展示相结合,让学员们深刻体会到华为“开放联接、万物智能”的研发理念。

深度课堂:解码华为数字化转型方法论

 

1754292220869229.png


下午14:30,研修班来到华为总部坂田基地,聆听华为资深数字化转型顾问罗小玲老师的专题课程《华为数字化转型之道》。罗小玲结合20余年实战经验,从战略布局到执行落地层层剖析,为传统企业转型提供可复用的路径参考。

她指出,华为的数字化转型始于“生存危机”驱动的自我革命。面对千余个孤立系统、数据标准不一的困境,华为以“数据治理”为基石,通过构建统一数据平台,实现业务全链路可视化与智能化管理。“数字化转型没有捷径,”她强调,“不管是弯道超车、换到超车还是换向超车,数字化转型都要以支撑企业主业成功为目标,提升体验与效率,进而通过模式创新实现新的增长。”

知行合一:以华为经验启迪陕焦未来

 

1754292361296325.png


课程结束后,学员们来到华为旗舰店实地体验了华为最新数字化产品,切身感受技术如何重塑生产与生活。

一天的沉浸式学习,让学员们对华为“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的愿景有了更深刻的认知。研修班学员在总结中表示:“华为的实践启示我们,数字化转型绝非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一场贯穿战略、组织与文化的系统性变革。陕焦作为拥有五十余年历史的老牌企业,正处于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跃迁的关键阶段。此次对标学习,既是一次视野的开拓,更是一次思想的破冰。我们将以华为经验为镜,加速推动陕焦数字化转型落地见效,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此次研修活动,不仅为陕焦管理团队提供了前瞻性思考,也为企业深化管理变革、打造智慧焦化标杆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陕焦公司将持续对标世界一流,以数字化为引擎,书写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新篇章。(浩海煤化:刘龙)

学员心得(一)

周晓光:7月24日参访华为有感:一是:华为强调团队协作,敏锐的市场嗅觉,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二是:以客户为中心、华为所有业务逻辑围绕客户需求展开,而非单纯技术导向。三是:学习华为员工的奋斗者文化,高效执行、结果导向,同时保持自我批判。

学员心得(二)

焦军社:走进华为总部,仿佛踏入了一个科技创新的奇幻世界。打造的优雅舒适的环境使科研人员专注钻研,各类前沿技术成果令人目不暇接。华为在通信领域的深厚积淀与创新活力尽显,5G技术领先全球,智慧解决方案广泛应用。

其开放包容的办公环境、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也深深感染着我。“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的理念贯穿始终。这次参访让我深刻认识到,只有持续创新、坚守品质,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也激励着我在自身领域不断奋进。

学员心得(三)

 

王更新:7月24日参访华为,通过上午对培基图书馆和松山湖研发区,企业笛卡尔展厅进行学习,下午由坂田区数字化转型顾问罗小玲老师对我们讲解华为数字化转型的必由之路,和整个转型过程的介绍,让我们对企业、工厂,前沿数智化运行进行了解,了解到数字化运转不仅可以给企业决策者提供更加高效正确的指导方向,更可以使整个企业的运转过程更加透明,各环节更加明了,增强实效性,实时反馈,实时调整,做到更加精细化的管控,这对于现代企业扭亏为盈,找准症结,实时调控创造了更加便利的条件。

现实结合实际,我们在认识到现代企业数字化管理必由之路的同时,也要结合陕焦公司的实际情况,以笛卡尔的思维方式,将困难的问题逐步进行分解,认真调研数字化转型实施的可行性,先找见效快,初步具备实施条件的方向进行布局实施,兼顾后期统一整体兼容的思想,成熟一个完成一个,最终达到全面推进,使得数字化转型高效、见效的在陕焦落地生根,发挥作用,借用培训中高海燕老师的一句话,一个好的idea,外加真正把他做出来才是有价值的。

学员心得(四)

 

 

杨亚萍:有幸参访华为,其恢弘的规模、创新的氛围以及严谨的管理体系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其中,华为在财务管理方面的实践尤为令人震撼,展现了一家全球化高科技企业在复杂环境下实现稳健增长背后的强大财务支撑力。以下是我在财务管理方面的几点核心体会: 

一是:“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的财务体现:华为的财务体系并非孤立存在,而是深度融入公司整体战略。其资源配置(预算管理、投资决策)的核心逻辑是支撑业务发展、服务客户需求、激励奋斗者。财务的目标不仅仅是控制成本、规避风险,更重要的是驱动价值创造。

二是:“力出一孔,利出一孔”: 财务作为核心管理平台,通过强大的预算管理、核算体系、业绩考核机制,确保全公司资源投向战略主航道,避免资源分散和内部损耗,真正实现了战略聚焦下的资源高效配置。

学员心得(五)

汪红喜:7月24日参访华为,其科创硬核与管理哲学令我深刻体悟。华为“压强投入”研发的战略定力、客户需求导向的价值锚点、IPD流程的体系效能、危机奋斗的文化基因,恰与陕煤“四种经营理念”深度契合,为公司转型升级提供思想镜鉴。立足陕焦实际,以华为经验为引:聚焦绿色煤化工、智能运维等关键领域“压强投入”,将研发经费精准投向能效提升技术,以科技创新破解转型瓶颈;秉持“乙方思维”深耕客户需求,将产品与服务嵌入生产全链条;借鉴IPD模式重构生产运营体系,打通“研发-生产-销售”数据链路,以数字化赋能降本增效;传承“紧日子”精神与奋斗基因,以“自我革命”魄力推动企业升级,让危机意识转化为技术攻坚的紧迫感、奋斗精神熔铸为高质量发展的内驱力。

学员心得(六)

宗明:进入华为松山湖基地,迎面而来的是一种厚重感;分享老师讲到“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的警示语,对我们焦化企业同样振聋发聩。焦化生产的稳定运行,离不开对炉温、煤气成分等核心数据的精准收集与分析,更离不开基础设备运行数据的支撑,这正是转型数字化的意义;松山湖基地“没有退路就是胜利之路”的危机意识,更应成为我们的镜鉴。陕焦集团唯有摒弃“等靠要”,全员主动投身绿色技改,将压力化为转型动力,才能在焦化行业的深度调整中站稳脚跟,走出一条我们自己的可持续生存发展之路。

学员心得(七)

梁红星:通过深入华为集团的零距离学习,感触颇深,第一,华为近20年的发展是在不断积淀,取得了转型发展的成功与进步,数据治理是数字化转型的基础,讲师罗小玲老师在培训中提出“内核是危机感”,企业发展要自我加压,要让危机感变为发展的动力,“没有退路就是胜利,狭路相逢勇者胜”;第二,要注重团队的力量,发挥“左右协同、力出一孔”的凝聚力,对待市场要有敏锐的前瞻性和动态需求把握,对战场状态实时感知,才能在战斗中稳操胜券;第三,要特别注意客户的需求和体验感,超前布局深耕肥沃土壤,把企业从“一颗大树”发展到“一片森林”,与合作伙伴共谋发展,实现报效国家、惠及全民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