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师和他的花花草草
闫敏
初次听闻骆师,已是多年前的事。那时我还在氧压机岗位,每逢系统调整,身边同事总忍不住感叹:“真羡慕你有个好搭档,咱班转化主控骆高锋,业务能力强,做事格外细致,还是厂里当年特招的熟练工。只要是他调整工况,氧气压力基本不会有大波动……”
那时,各岗位都设有独立中控室,我与骆师仅靠电话维系工作沟通。“喂!氧气压力调整到2.15MPa。”“好嘞,收到!” 听筒里,他的声音永远谦逊温和,像春日里掠过耳畔的风。
直到防爆楼落成,中控室实行集中管理,我才真正与骆师共事。他的工位就在我前排,这才将 “骆高锋” 的名字与眼前这个身形清瘦、个头不高的人对上号。平日里,他惜字如金,除了必要的工作交流,耳畔最常响起的,便是他调整工况时鼠标轻快的点击声。
骆师是个闲不住的人。只要工况稳定,他便一头扎进工作区域照料花花草草。绿萝冒出黄叶子,他会半弯着腰,小心翼翼地逐盆逐片清理;次日准会从家里捎来肥料,仔细地埋进每一个花盆。雨天来临,他又一趟趟往返于室内外,将一楼二楼的花盆悉数挪到院子里,整齐摆放,看着雨滴轻柔地吻过叶片,他才长舒一口气,眉眼间尽是惬意。
他照料绿植,就像呵护自家孩子。家里草莓苗长得太密,间苗时他舍不得丢弃多余的苗子,特意带到单位,种在花园角落。浇水、施肥,悉心照拂。直到某天,花园里突然冒出密密麻麻的小白花,大家才惊觉:“呀!原来是草莓!” 待到小草莓结出,众人都成了 “监工”,一日要看上好几回,生怕被贪吃的鸟儿抢了先。骆师种的草莓个头小巧,纯天然无农药,咬一口,酸甜在舌尖化开,大伙边吃边赞:“这才是真正的绿色美味!”
前些日子闲聊,骆师得知我也爱花,当即爽快道:“回头给你带两盆!” 早听说他家阳台堪称福利区的 “空中花园”,四季都有惊喜。我原以为只是随口一说,没想到第二天,他真抱来两盆亲手剪枝培育的三角梅。幼苗刚生根,嫩绿的叶片怯生生地舒展着。为了保护根系,他用绳子仔细固定,还像传授秘籍般叮嘱我:“把花盆套进小一号的盆里,留点落差,根能长得快;小苗别施肥;想开花少浇水,想长叶就多浇;浇水要浇透,等盆底流水了,静置半小时再浇一次;平时插根筷子,看筷子湿度就知道该不该浇水……” 说起养花经,平日里寡言的他,竟能滔滔不绝。
防爆楼后院,两个闲置许久的花盆落满灰尘,无人问津。骆师瞧见后,立马来了精神。他铲去钙化结块的旧土,将松针、泥炭、珍珠岩按比例配成肥沃的有机土,又从家里带来丝瓜子,撒种、耙平。没几天,嫩绿的丝瓜苗破土而出,两瓣子叶圆滚滚的,像刚睡醒伸懒腰的小娃娃。再去看时,叶片已长得巴掌大,藤蔓开始四处探寻攀附的支点。骆师提着水桶边浇水边说:“该搭架子了。”
近日忙于琐事,偶然想起那两盆丝瓜。跑去一看,顿时被眼前的景象惊艳:竹竿搭成的架子整齐有序,瓜蔓沿着竹竿肆意攀爬。细密的绒毛布满藤茎,牢牢抓着支架,任凭风雨吹打,始终昂首挺立。金黄的花朵藏在层层叠叠的瓜叶间,随风轻晃,若隐若现。凑近一瞧,每朵花下都坠着个嫩绿带纹的 “小尾巴”——原来是毛茸茸的小丝瓜,像极了可爱的毛毛虫,正悄悄积蓄力量,努力生长。
望着被丝瓜装点得生机勃勃的石砌墙,仿佛已经看到秋日里满墙沉甸甸的丝瓜。那一刻,我站在原地,舍不得挪步。
这世上,总有像骆师这样的人,他们不善言辞,却用细腻的热爱拥抱生活。一草一木的生机里,藏着他们对世界最温柔的告白,也悄然为周遭增添了无尽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