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养花,还得从20年前说起,最早是在单身宿舍侍弄了几盆最好养的吊篮、仙人掌、铁树,那会养花还谈不上经验,只是觉得能给宿舍里带来点绿色,添加点生机。后来成了家,便有了自己的一片独立天地,在阳台上做了花架,隔三差五的给花浇浇水,施施肥,换换土,养花也就成了我业余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看着小苗慢慢长大,花儿越开越美,品种越来越多,爱花之心也越来越浓。
直到去年搬家,妻子说:“把你的花收拾一下吧,换换盆,升个级,也让人耳目一新呀!”。一语惊醒爱花人,细数了一下才发现这些年已经养了40多盆花,虽然不少都是随手拈来、剪枝扦插、分盆植株,或是野地挖来的,虽说不是精品,但也像对待自己儿女一样养育,已经难舍难分了。
常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多年的爱花、养花、护花,也慢慢积累了不少养花的经验,哪些花喜欢多浇水,哪些花怕晒太阳,哪些花要多施肥……慢慢地掌握了花的习性,修养了身心,也悟出了些许人生的道理。正如文学大师老舍先生说的,“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实,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初来养花,也买过茉莉、杜鹃、兰花等名贵的品种,细心地给它们浇水施肥,却总是不得窍,养不了几天,就会烟消云散,魂归西天。为弄个究竟,买了几本养花的书,时不时在网上查找花卉养殖的资料,请教有经验的长着,有时候去花卉市场也少不了和花农寒暄几句养花之道。从开始的找不到门道,慢慢越来越有“技术”,甚至知道了使用白糖溶液浸泡枝条能促进生根,知道了通过控水控肥调节花卉生长、开花时间,真是“处处留心皆学问”。养花如此,生活不也是这样吗?干任何事情,都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不断自我完善,才能够取得丰硕的成果。
有一次,住在对面家属楼的同事羡慕的问道:“你阳台上东南角养的什么花?一年四季红红的,开花不断,太漂亮了!”一下子把我问得有些莫名,放在东南角的是哪一株花,这么吸引朋友的眼球?细细一想,原来是早已被我淡忘的却终年开放的绣球花,这花在我的养护中费力也是最小,由于有点怪味就放在了阳台的角落,只是偶尔给它浇点水,甚至有时长的荒芜也懒得给它修剪修剪,但它依然如故的绽放,无论春夏秋冬,总是坚持做最好的自己,以至于自己的眼球已经漠视了它的存在。然而就是这种普普通通的小花,在窗外看风景的人眼里却是这般美丽,能如此坚持与共,终年悠然绽放,真是难能可贵。从此以后,这盆花便引起了我的注意,也慢慢增加了对它的厚爱。
还有一盆我亲手嫁接的蟹爪兰,当年一个小小的嫩苗,历经十多年风风雨雨,如今已经长成了满满一大盆。每到冬至、元旦期间,便结出满盆红艳艳的倒挂金钟般的花朵,送来新年的祝福。多年后才知道,蟹爪兰之所以在冬至前后开花是需要经历冬日的短日照才能进行花蕾的孕育。养的一盆朱顶红也是经历了炎炎夏日、冽冽寒冬,每到春暖时节,必定盛开出硕大的喇叭样的花朵。近两年,我给它挪了点地方,想让它更好地生长,但是不知怎么的总是没有开花,仿佛在抱怨新的环境。直到前阵在微信上看到,可以通过把球茎冻到冰箱即可使其二次开花,才明白原来是这新地方太暖和,植株没有经历休眠,球茎未能分蘖出花茎,影响了正常开花。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看似正常的事,但也蕴藏着自然的规律,“春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花卉需要春日的温暖,也需要经历冬日的寒冷,才能成长的更加芬芳。看来养花也和生活一样,养花也有 “花道”,遵循花的生长规律,才能开出最绽放的花;生活中也要不断的寻找和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才能做好每一件事。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养花看似一件平平凡凡的小事情,却可以陶冶情操,可以愉悦心情,可以修身养性,看着种子发芽,枝叶生长,花朵含苞开放,闻着花的清香,赏着花的娇艳,慢慢的可以在养花中更好地品味生活。(财务资产部:雷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