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小时候父母教会我们的歌谣,至今回荡在耳边。
岁月经不起琢磨,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两个节气小寒和大寒转眼间就过去了,看看黄历,已经到了四九腊月天。今年的寒冬,相比往年,一九、二九、三九的温度,有所回升,虽说数九寒天,却也是个暖冬。甘肃玉门地区也是如此,而陕西近几日却是北风潇潇,漫天飞雪,这也许才是“三九四九冰上走”的本来该有的样子吧。
腊八,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最初是佛教的节日,后来逐渐演变为民间节日,即农历腊月初八,俗称“腊八节”。在古代,“腊”本是一种祭祀,在商朝,每年都会举行春、夏、秋、冬四次大祀,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到秦汉时期,腊月八日被定为腊祭之日,直到南北朝时,才逐步被分化出来形成独立的节日。而喝腊八粥,则是腊八节流传至今的民间习俗,不论南腔北调,腊八各有味道。
冬去春来,这个腊八节 ,应该是在最远的地方,过的一个腊八节吧。“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怀念小时候的腊八节。那时候条件虽然艰苦,但是那种快乐却是现在的孩子无法体会的。父亲提前一晚上就会用凉水,泡好煮腊八粥需要的各种豆子,有红豆、花生、黑米、糯米、红枣、核桃仁。早上醒来,满院子飘着一谷一粟的清香味道。现在回想起小时候热气腾腾的腊八粥,珍藏着父母的深情绵绵,老妈在电话里的那句“你那里冷,记得多穿点!”,父母的关爱穿越时空,仍旧萦绕在耳边,有一股暖流沁入心田。不管走得多远,这份一脉相承的温暖,始终滋润着我、激励着我。
腊八节,让我们把希望的钟声敲响,静静地等待,等待时光机漫过数九的冬寒,等待悠悠的春风拂过广袤的河西走廊,等待季节的画笔绚丽地点染草木人间,等待数九尽,桃花开,春深日月暖。
“腊八”逢“四九”,万事皆“粥”全。总有一些温暖,与寒冷的冬日不期而遇。远方亲友热忱的祝福,像极了一件厚厚的羽绒服,裹挟着友情的温度,抵御着甘肃玉门地区零下20多度的严寒。此时,我的脑海浮现出一幅温馨的画面:有人与你共黄昏,有人问你粥可温。
愿我们将冬的寒冷,终究熬成生活的清甜。(浩海煤化:康少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