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要闻
您现在所在位置:新闻动态 > 基层要闻
“五招”让陕焦在困境中成功“突围”
发布时间:2017-01-13    作者:党群部 闵立娟   点击量:1192   分享到:

陕焦公司顺利实现治亏创效第一步目标

2016年已经渐远,2017年已悄然走来,空气中沉闷的气息随着2.5亿减亏幅度、25亿的产值,实现连续8个月的盈利这份“年终成绩单”的公布,陕焦公司又洋溢着快乐与欢欣,多了份辞旧迎新的喜气。自从2013年起,风光无限的焦化企业就再度蒙上了阴影,随着市场急剧恶化,在上游涨价、下游压价、行业产能过剩的三重压力下,企业亏损逐年递增,财务费用企高、资金链紧张、员工思想波动等各种负面因素的影响,企业艰难前行。

2016年对于陕焦来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陕焦人抢抓机遇、鼓足干劲、转变观念,降本增效,提质增效,稳产高产,终于结束了长达3年多的“寒冬”,摆脱困境,成功突围。2016年初,集团公司给陕焦下达了年度控亏3.8亿元的目标任务,到年底陕焦亏损控制到了1.3亿元以内,同比减亏超过2.5亿元,实现了连续8个月盈利的好业绩,超额完成了集团公司下达的目标任务,打破了持续亏损的僵局,规模效益和经营杠杆效果得到有效发挥,企业内生动力得到有效提升,造血功能进一步得到改善,企业迎来了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的好时机。

1_副本.jpg

绘制发展蓝图,谋划基业长青

“穷则思变、困则思变,思路决定出路,我们当务之急是要找到一条适合陕焦发展的出路……”这是党委书记、董事长姚继峰11月8日在公司党代会上深有感触的讲话。穷家难当,对于已经连续三年亏损的陕焦来说,可谓举步维艰。因此,公司经过认真筹划和讨论,抓住今年二季度市场稍有回暖的有利时机,迅速调整生产负荷,改善生产工艺;创新经营模式,拓展贸易业务;压缩管理层级,优化人员配置;强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整顿干部作风等一系列措施同时实施,多力齐发,使企业焕发了新的生机。由于连年的亏损使企业流动资金极度紧张,公司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加强财务预算管理,细化指导性指标,划定刚性控制指标范围,确保预算不超支;同时发挥财务管控作用,严控成本、消耗、费用等各项生产经营指标,使每项指标都能真正落到实处、落到细处。今年以来,公司销售、管理、财务等三项费用较上年度减少1500余万元。

思路决定出路,企业发展必须明确长期发展战略和近期奋斗目标。为此,公司确定了十三五期间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到2016年底基本完成调整控亏任务;第二步,到2017年底按照“限焦扩化”思路,实施补气项目,实现转型升级;第三步,从2018年起逐步实施煤焦化电产业链延伸,使企业进入良性可持续发展阶段。同时公司提出了“一年调整控亏,二年提质增效,三年转型升级”。

3_副本.jpg

创新经营思路,超然突破僵局

经营工作是企业实现治亏创效目标的关键,公司打破了原料和销售“两头在外”的市场僵局,大胆开拓思路,优化配煤结构,调整入炉煤品种,相继开发配入了高硫主焦、高硫肥、高灰等异形煤种,以及多种黄陵地方煤种,生产出了低成本高质量的准一级焦,使入炉煤成本在原有基础上下降了70-80元/吨,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公司还紧盯市场,及时调整产品售价,今年以来,焦炭售价从429元/吨一路飙升到2200元/吨,增长了近5倍,有力推动了营收指标大幅增加。公司积极与铁路部门协调,率先享受到铁路运费下调20%的优惠政策,并签订了“铁路运费量价互保协议”,努力降低了铁运成本,把各项工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营成果。

除此之外,今年3月份开始,公司大胆尝试焦炭贸易业务,通过集团内部融资、自筹资金等方式,开展线上、线下贸易业务,加大网上竞拍产品的数量和范围,实现销贸一体化的经营模式,从合同签订到发货、结算、付款,全程跟踪、监控,有力防范和管控经营风险,实现物流、资金流、发票流的三统一。开展贸易业务以来,实现营业收入5.53亿元,盈利290余万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22%,贸易业务已经成为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

优化生产管理,确保平稳运行

生产管理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产品质量、成本费用和安全运行,因此,陕焦公司从精细化管理入手,以问题为导向,狠抓过程管控,确保生产系统安稳长满优环运行。今年,公司压缩机构管理层级,将原有五大分厂“大而全”的管理模式重新划分为“小而强”的7车间5中心生产运行框架,形成纵向管理分权,横向管理压责,提升了生产管理能力。干部带头严抓细管,公司各级管理干部,实行24小时值班制,以问题为导向,一抓到底,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加大责任考核力度,公司把经济责任考核与产量、生产任务、指标完成情况挂钩,并首度推行“全员风险抵押金”,使权、责、利三者有效结合,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员工工作积极性。严把质量关口,通过岗位技术培训、劳动技能竞赛、班组文化建设、对标赶标等活动,不断提高岗位操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业务操作能力。公司通过改革创新、优化配套、科学管理等措施和办法,生产管理工作不断提升和优化,主要产品焦炭出厂合格率达到95%以上。

2_副本.jpg

科技引领发展,实现转型升级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正是认识到这一点,陕焦公司今年以来把重科技、强管理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想方设法提高现有焦化装置的潜能,努力摆脱生产经营困境。为此,公司围绕“限焦扩化”的转型升级思路,一方面实施“填平补齐”项目,充分利用周边廉价原料煤作为气化原料,建设煤气化装置,实施醇氨产能填平补齐项目,提高醇氨负荷和产量,大大增加公司经济效益,提高产业链的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加强技术改造力度,利用现有的装置和设施,以及环保工作的要求,积极寻求适合焦炉烟气特点的脱硫脱硝技术、干熄焦及余热利用、废水深度处理和综合回用等焦化产业综合技改和节能减排项目,目前各项技改项目正在陆续开展前期工作,其中,焦炉烟气脱硫环保工程已经开展项目建设。同时,公司通过对调度系统升级改造,修复三管开裂、更换炉圈炉盖和炉门刀边等环保治理项目,既解决了环保污染问题,又大大提高了煤气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经济效益。公司各项科技项目的实施最大限度的实现循环经济,减少“三废”排放,在获得效益最大化的同时,可实现企业绿色、和谐、发展的目标。

4_副本.jpg

思想文化引领,锻造坚定信心

38个月的持续亏损,亏的不仅仅是钱,还有干部队伍的信心;连续8个月的盈利也不仅仅是钱,更重要的是广大干部员工对企业和领导班子信心的提振。公司党委适时提出了“企业利益高于一切”的新理念,并在2000余名员工中开展大讨论:“作为陕焦一员,一定要以企业为家,自觉维护家的利益”、“只有公司可持续发展,实现盈利,我们的待遇才能有所保证,工资才能得到提高”、“企业危难之际,考验的正是员工的忠诚度和敬业精神……”。员工们各自抒发着自己对企业的情感,表达了自己愿为企业发展尽一份心、出一份力的信心和决心,其核心就是忠诚、敬业、爱岗。千人大讨论彰显了公司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员工主人翁地位,真正把员工当作企业主人的文化氛围越来越强。企业困难时,信心就是力量,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只有坚定信心,才能有战胜困难的决心,才能在工作中扎扎实实、认认真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想办法、找出路,以百倍的工作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今年公司两次在全体员工中筹措资金近3000万元开展贸易业务,为公司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11月份,员工获得了应有的回报。看似简单的行为背后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发,那就是“沉甸甸的信任”,员工的思想行为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家通过自身努力改变企业现状,获取丰硕成果的信心正在潜移默化中发生转变,这种真挚的感染力正在悄然触动每个陕焦人心底的那根弦。

公司通过战略部署、转变思路、优化管理、科技创新、文化引领这致胜“五招”,使企业改变了亏损、持续亏损、恶性亏损的命运,实现成功突围。面对困难,陕焦人始终坚信,陕焦的事情要靠陕焦人自己干,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感召下,陕焦人统一目标,振奋精神,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成功迈出了艰难地“第一步”。明年就是陕焦治亏创效的第二年,公司必将在集团公司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再接再厉,抢抓机遇,迎难而上,继续加大改革发展力度,加速转型升级步伐,延伸产业链,努力实现陕焦自己的“追赶超越”。(党群部  闵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