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有幸参与陕煤集团工伤预防能力提升专项培训,此次学习不仅填补了我在工伤预防领域的知识空白,更打破了工作思维定式,让我深刻认识到社保管理与工伤预防 “共生共促、不可分割” 的紧密关联。
过去开展社保工作,我的精力多集中在工伤认定材料审核、待遇核算发放、伤残鉴定后费用结算等事后处置环节。这些虽为保障职工权益的重要工作,但本质是被动补救。而本次培训让我读懂工伤保险 “预防优先” 的核心宗旨:一组组数据显示,重大工伤事故会给职工带来终身创伤、让家庭陷入困境,更给工伤保险基金造成巨额支出;反之,成功预防一起事故,就是对基金的源头节流,能拓宽社保覆盖面、增强保障力度。这也让我转变角色认知 —— 社保管理人员不仅是基金 “核算员”“支付员”,更应是基金安全 “守护者” 和工伤预防理念 “宣传员”。
此次培训未停留在理论宣讲,而是将《社会保险法》《工伤保险条例》等政策法规,与企业安全风险辨识、隐患排查等实操内容深度结合,为社保管理指明新方向。其一,读懂费率政策 “预防导向”:以往仅解读工伤保险行业差别费率、浮动费率的缴费标准,如今明白其核心是通过 “经济杠杆” 激励企业抓预防,未来宣讲将结合 “预防降本” 案例,让政策更接地气。其二,理解 “三位一体” 协同逻辑:工伤保险需与 “工伤预防”“工伤康复” 联动,工伤预防是源头治理,社保管理则是串联三者的关键纽带,要为前端预防提供支持。其三,挖掘数据 “预警价值”:以往工伤数据多为存档,如今意识到通过分析事故类型、频率等数据,可定位高风险区域与环节,实现从 “被动应对” 到 “主动预警” 的转变。
培训后,我的职业使命感更强了。我不再局限于办公室经办人员的角色,而是明确自己是串联企业安全生产、职工健康保障与社保基金安全的关键一环。回到岗位后,我将推动三项转变:从 “被动受理” 到 “主动宣导”,在业务办理中嵌入预防理念;从 “数据统计” 到 “数据分析”,挖掘数据规律为精准预防提供方向;从 “独立作战” 到 “协同联动”,联合人力资源、安全管理等部门,形成预防合力。
此次培训是一次 “思想重塑”,让我领悟 “防优于赔,治先于救” 的真谛。未来,我将把所学运用到实践中,织密融预防、补偿、康复于一体的社保安全网,为公司安全生产、职工健康与基金稳定运行贡献力量。(黄陵煤化工:曲沙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