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心得
您现在所在位置:专题报道 > “对标”心得
赓续红色血脉,讲述陕焦故事:在陕焦沃土上成长
发布时间:2025-08-08    作者:   点击量:39   分享到:

编者按:在岁月的长河中,陕焦公司始终闪耀着红色的光辉,承载着无数奋斗者的故事与精神。今年,我们迎来了建党104周年,这也是公司治亏创效关键时期。为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老一辈陕焦人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公司特别推出“赓续红色血脉,讲述陕焦故事”专栏。让我们聆听每一位陕焦人的心声,见证他们与陕焦共同成长的历程。在故事里回望来路、汲取力量,让红色血脉代代相传,让陕焦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耀眼的光芒!

在陕焦的五年,我从一名懵懂的新人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操作工,也从陕焦人的身上读懂了一种精神——它藏在凌晨巡检的手电光里、刻在抢修设备冻红的双手上、融进老党员胸前的党员徽章中。今天,我想讲讲我的陕焦故事……

1754877283873993.png

初入陕焦:轰鸣声里的“第一课”

2020年年末,我初到化产车间鼓冷岗位,设备的轰鸣声裹挟着寒意,也点燃了我的好奇。带我的师傅陈雅雅是位90后 老陕焦 ,她总说自己是 听着焦炉轰鸣长大的陕焦子弟 。  

她教我巡检时蹲在仪表前观察数据,寒冬酷暑纹丝不动;教我盯中控电脑曲线时说:“这些数字跳一下,可能就是隐患的苗头,咱得比它更敏感。”第一次独立操作时,我紧张得汗透工装,鼓冷三班的黄班长却指着风机说:“看它转了几十年,靠的不是蛮劲,是细劲。” 

那一刻我明白,“艰苦奋斗”从来不是口号——它是师傅们夜班巡检时手电划破黑暗的光束,是抢修时冻僵却不停歇的双手,更是年轻一代接过接力棒时笃定的眼神。

转岗铵苯:党徽照亮“担当”二字

转岗铵苯岗位后,我又遇见了新的“精神课堂”,赵班长成了我的领路人。这是位党龄比我工龄还长的老党员,总把“党员就得有党员样”挂在嘴边,胸前的党徽永远擦得锃亮。

1754877399429266.png

一次夜班,硫铵螺旋输送机突发故障。赵班长带着我们铵苯的操作工连夜排查、紧急处理,直到凌晨6点才抢修完成。他累得连眼睛都睁不开,却还是抹着脸上的汗水笑着对我们说:“党员嘛,就是要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顶得上去。”我忽然懂了什么是 四种精神 中的担当——是老党员把厂当家的赤诚,是危急时刻那句 我先上 ,更是穿越半个世纪仍炽热的初心。

陕焦温度:传承藏在细节里

这些年,我收获的不仅是技能,更有家的温暖。岗位上的同事会把总结的操作口诀教给我;车间的师傅们在我刚来扳不动阀门时会递过工具说“我帮你”;休产假时,领导们反复叮嘱: 有需要随时找我们 。这种代代相传的互助精神,不正是“团结协作”的新时代陕焦精神吗?

寒冬中的火种

如今陕焦正面临市场考验,但车间墙上的标语依然鲜亮,老师傅们依然坚守岗位、钻研技改,年轻人开始挑大梁。作为新时代的陕焦人,我们既要像老党员师傅那样传承“担当”精神,也要像年轻师傅那样敢闯敢试,把红色血脉融入每一次参数调整、每一次设备巡检中。在平凡的岗位上续写属于我们这代人的陕焦故事。

五年很短,短到我还算“新人”,五年也很长,长到陕焦精神已刻进骨血。如果说红色血脉是火炬,那我愿做一根薪柴——在陕焦这片沃土上,与万千星火一起,燃烧出属于我们的光。(富平分公司:乔囡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