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岁月的长河中,陕焦公司始终闪耀着红色的光辉,承载着无数奋斗者的故事与精神。今年,我们迎来了建党104周年,也正是公司治亏创效关键时期。为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老一辈陕焦人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公司特别推出“赓续红色血脉,讲述陕焦故事”专栏。让我们聆听每一位陕焦人的心声,见证他们与陕焦共同成长的历程。在故事里回望来路、汲取力量,让红色血脉代代相传,让陕焦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耀眼的光芒!
2009年4月,我拖着大大的行李箱,奔赴店头这个煤城小镇,去筹建处的路上,入目是极致的辽阔和荒凉,接我们的张总指着那一片荒滩“这里就是我们的园区,要投资60亿建一个大型的化工企业。”那些话像一场梦的开始,在心里久久不散,那么不真实。那年春天,我27岁,风华正茂,那年冬天,黄陵煤化工从无到有,一片荒滩很快被各种建设机器的轰鸣声取代,桩基建设,地平出零,各种施工队的进入,让这片土地变得热闹非凡。
风一吹过,白色的米饭碗上盖了一层细碎的煤粒,尘满面,鬓挂霜,那些正青春的脸庞,早已没有了在城市生活的娇气,快速吃完还有活等着去干。住在厂区,吃在现场,熬夜加班,彻夜不眠的日子都是常态,一个个年轻的身影穿梭在建设工地的每个角落,苦是真苦,累也是真累,但拔地而起的塔罐林立旁,总是会有不同的笑脸相伴。
那些每逢车经过就会满身尘土被笑称的“灰机”,拿扫把一寸寸扫过的地面,一铁掀一铁掀铲过的泥泞,在大雨磅礴的夜晚,每隔一阵就要从高筒雨靴中倒出的雨水……一群群热烈年轻、鲜活从不曾退缩的身影,深刻交织成了公司建设期间每一帧难以磨灭的画面。和企业一起,我们经历着成长,也都像朝阳初升,充满了希望和对未来的憧憬。
2011年10月1日9:50是黄陵煤化工第一炉焦炭出炉的时间。现场很多忙碌的人,都在哪刻不约而同的飞奔向同一个地点,看到火红的焦炭从炭化炉推出,蹦跳着在晾焦台滚落而下,所有人都激动着欢呼……后来在很多办公室都看到了被宝贝般珍藏展示的第一炉焦炭,放在触目可及的位置。那天,被炉火映红的是我们炙热而滚烫的青春,被珍藏被展示的,是一千多名黄陵煤化人共同努力奋斗的骄傲与幸福。
后来,时间往复轮转,日子各不相同,企业生产经营过程有波折有起伏,但无论哪种情形下,大家的心从不曾散过,让那些困难和磨砺成为曾经。
从2009年黄陵煤化工筹建至2025年的今天,在店头的十六年,眼看炉火亮,眼看炉火熄,很多美好的记忆和往昔。走到今天,大家的心都是不平静的,想到才十六年,总有很多说不出口的情绪和感慨。我们一起经历过很多,无论任何时候,哪个领导团队,都肯定这里有一批素质高、执行力强的职工队伍,我们不怕坎坷跌宕,也不怕风雨飘摇,却怕曾一路同行的人会越来越少。
世事难如人意,我们曾炙热的青春已不再,但心中梦想的火种未熄,我们都在等待,等待企业破冰前行逆势而出的那天,只愿这个过程中,那些熟悉的面孔没丢,愿涅槃重生之日,大家都还在。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那些如炉火般滚烫的青春篆刻在生命里永恒而难忘,那些散落在各地的种子,也都在等待着希望盛开出花儿的那天!(浩海煤化:孙敏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