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
您现在所在位置:党建工作 > 企业文化
赓续红色血脉 讲述陕焦故事:在铁人故里书写浩海深情
发布时间:2025-07-14    作者:   点击量:58   分享到:

编者按:在岁月的长河中,陕焦公司始终闪耀着红色光辉,承载着无数奋斗者的故事与精神。今年,我们迎来了建党104周年,也是公司治亏创效关键时期。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老一辈陕焦人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公司特别推出“赓续红色血脉,讲述陕焦故事”专栏。让我们聆听每一位陕焦人的心声,见证他们与陕焦共同成长的历程,在故事里回望来路、汲取力量,让红色血脉代代传,让陕焦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耀眼的光芒!

1752464884323732.jpeg

三口之家的西北扎根路

“妈妈,玉门的星星会比咱家的亮吗?”刚上一年级的儿子仰着小脸问。小徐蹲下身揉了揉儿子的头发,望向身旁默默正在给儿子收拾学习用品的丈夫,眼里有不舍,更有笃定。

接到派驻通知时,小徐没有丝毫犹豫。她知道,浩海煤化刚被陕焦收购,正是需要技术骨干筑牢根基的关键期。可转念想到要带全家离开生活多年的家乡,她心里也泛起波澜。丈夫看出了她的顾虑,轻轻说:“你去哪,家就去哪。”

抵达玉门的第一个冬天,零下二十度的寒风裹着沙粒打在窗上,发出呜呜的声响。小徐白天泡在化验室,对照化验参数,常常忙到深夜。丈夫在炼焦最艰苦一线上班,每天还要负责接送儿子在嘉峪关上学。有次儿子半夜发烧,夫妻俩顶着寒风,在人生地不熟的嘉峪关市跑了几个小时才找到开门的诊所,回来的路上,丈夫紧紧抱着孩子,小徐攥着病历本,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但看着厂区里逐渐规范的计量化验流程,操作室里逐渐增添的先进化验设备,看着同事们因为解决了技术难题而露出的笑容,小徐觉得一切都值了。如今,儿子已逐渐适应西北的环境和学习生活,和新班级里同学建立了友谊,而她和丈夫并肩走过的厂区通道,成了这个三口之家最温暖的“新故土”。

妈妈对女儿的千里牵挂

小王的行李箱里,除了工装和技术手册,内心塞满了对女儿深深的牵挂。出发那天,未满周岁的女儿在襁褓里熟睡,粉嫩的小脸皱了皱,像是感应到了妈妈的不舍。她俯身在女儿额头印下一个吻,转身时,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

“孩子太小了,能不能......”婆婆欲言又止的话,小王懂。可是公司动员会上车间统一协调安排,让她无法拒绝。作为技术骨干,她熟悉的业务范畴正是浩海煤化当前最急需的。“妈,您多受累,等工作捋顺了,我就休假回来看您和孩子。”她咬着牙说完,拉起行李箱走进了车站。

刚来甘肃玉门的日子,由于不适应这边气候饮食,一个月就瘦了十来斤,但是面对人少活多的现实情况,她干练倔强的性格硬使每样工作都没有落下。每次透过手机屏幕看女儿咿呀学语,看她第一次坐稳、第一次翻身,心里又甜又涩。

由于她快速调整心态,迅速适应环境,从煤焦分析岗位到如今从事党务工作,组织、宣传、支部各项工作,样样都干得很出色。她知道,此刻视频那头的女儿或许还不懂妈妈在做什么,但总有一天,她会明白,妈妈的牵挂里,藏着对一份责任

迟来的告别与未改的初心

2023年7月,张姐接到父亲去世的消息时,正在统计和核对进煤数据。电话那头,哽咽的声音让她瞬间懵了,手里的笔“啪”地掉在桌上。

她和丈夫报名来浩海时,就商量:“咱们俩都去,互相有个照应,等浩海生产运行稳定了,各项工作步入正轨就回来陪老人。”她父亲当时拉着她的手说:“去吧,公家的事要紧。”可谁也没想到,这一别竟成永别。处理完后事,他们又马不停蹄的回到单位,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好景不长,2024年8月份又传来噩耗,她婆婆因病去世。亲人接二连三离她而去,使她深深陷入苦恼。那段时间,张姐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她认真核算分析生产运行每一项数据,仔细填写日、周、月报表,扭转了以前报表数据错误多、规则乱等现象,使报表数据对生产指导作用大幅度提高。同时,她还积极组织开展工会活动,推进党支部建设,同事们都说她像个“铁娘子”,其实那是她始终保持着一颗对工作负责任的初心。

跨越千里的爱情约定

小张的手机相册里,存着他和女友的合照,照片里,是两人在公园里灿烂微笑,而现实,他们已经两个月没有见面了。

作为财务工作的青年骨干,小张是第一批主动报名来浩海工作的“先锋”。出发前,女友抱着他哭了很久:“一千多公里呢,咱们怎么办?”他指着地图说:“你看,甘肃玉门到陕西西安的直线距离就是一千多公里,但心要是在一起,就不算远。”每次和女友视频,他都故意把镜头对着窗外的戈壁:“你看,这里的星空特别干净,有机会我带你来看看。”

在浩海煤化2年多的工作中,他主要负责财务报表汇总分析,各项财务费用审核报销,有效保证了浩海煤化被收购后财务系统正常规范运行。现如今他已回到陕西上班,和女友也即将终成眷属,但他在浩海的奋斗精神和足迹,将不断激励着每一个陕焦青年接续奋斗。

如今的浩海煤化,各项工作逐渐步入正轨,现场管理和生活环境大幅改善,在集团和当地影响力日趋提升,在职工宿舍的窗台上,摆满了从陕西带来的花籽种出的绿植。这些变化里,藏着小徐一家的迁徙故事,藏着小王对襁褓女儿的不舍牵挂,藏着张姐未说出口的愧疚,藏着小张与女友的星空约定,藏着几百名陕焦儿女千里奔赴的火热情感。

从陕西到甘肃,从喧嚣到寂静,千里风尘里,这群平凡的陕焦人用最朴素的坚守,诠释着“家”的含义。这既是屋檐下的柴米油盐,也是厂区里的机器轰鸣;既是千里之外的牵挂,也是并肩作战的温暖。而陕焦的故事,还在他们的脚步里,继续向远方延伸。(浩海煤化:梁子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