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风采
您现在所在位置:员工天地 > 员工风采
红色七月忆峥嵘:走进红岩博物馆,传承革命精神
发布时间:2025-07-11    作者:   点击量:54   分享到:

红色七月忆峥嵘:走进红岩博物馆,传承革命精神

梁君怡

 

七月,是红色的季节,它承载着历史的厚重,闪耀着革命的光辉。在这个特殊的月份里,我走进了红岩博物馆,开启了一段震撼心灵的红色之旅,近距离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重温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

此次参观,白公馆和渣滓洞是行程的重点。踏入白公馆,斑驳的砖瓦与锈迹斑斑的铁窗,仿佛仍在无声诉说着往昔的苦难。白公馆后方的防空洞,更是令人不寒而栗。一进入,阴冷潮湿的气息扑面而来,昏暗的光线中,刑讯逼供的椅子、冰冷的铁链、尖锐的竹签等刑具赫然陈列,每一件都仿佛带着令人胆寒的记忆。这些刑具是敌人残暴的见证,它们曾施加在无数革命者身上,试图摧毁他们的意志,然而,真正的革命者,意志比钢铁更坚硬,信念比磐石更稳固。

图片1.png

渣滓洞的景象同样令人触目惊心。狭小逼仄的几间牢房里,曾关押着数百名坚贞不屈的革命者。其中,女牢一室,这个承载着特殊记忆的地方,曾关押过我们耳熟能详的江姐——江竹筠。在敌人的残酷审讯下,她受尽折磨,却始终坚贞不屈,严守党的秘密。她的事迹,展现出了女性革命者的坚韧与伟大。

导游的讲解,更是将那段悲壮的历史生动地展现在我们眼前。每一个故事,每一个名字,都让我的内心感到无比沉重,对敌人的暴行充满了愤恨。

在众多革命先辈的事迹中,何敬平的那句“为了下一代的幸福,我们愿把这牢底坐穿”,如洪钟般震撼着我的心灵。这不仅仅是一句话,更是革命先辈们无私奉献、舍生忘死精神的真实写照。他们为了理想信念,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甘愿忍受牢狱之苦,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种大无畏的精神,让我深刻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图片2.png

参观小萝卜头宋振中遇难处和杨虎城将军遇难处时,我的心情格外悲痛。小萝卜头宋振中,年纪尚小,却在敌人的监狱中度过了短暂的一生。他天真无邪,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向往,却被敌人残忍杀害。他是最年幼的革命烈士,他的遭遇让人痛心疾首,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和平与安宁。杨虎城将军,为了抗日救国,为了民族大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最终却惨遭敌人毒手。他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气节,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走出红岩博物馆,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次参观,不仅是一次对历史的回顾,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在红色七月,我们缅怀革命先烈,不仅是为了铭记历史,还是为了传承和弘扬他们的精神。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以革命先辈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牢记使命担当。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挑战,都要勇敢面对,永不退缩。用实际行动践行革命精神,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富平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