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风采
您现在所在位置:员工天地 > 员工风采
三十载匠心守护 平凡岗位写就非凡人生——记陕焦公司员工侯涛的安全坚守之路
发布时间:2025-03-11    作者:   点击量:317   分享到:

在陕焦公司这片热土上,有这样一位劳动者,他的工装沾满机油与煤灰,双手布满老茧与疤痕,却始终以挺拔的身姿穿梭于轰鸣的机器之间,他就是富平分公司铁路物流中心的机车维修工侯涛。一位扎根生产一线三十年余年的陕焦人,从青葱年少到两鬓微霜,从皮带运输工到机车维修专家,他用脚步丈量责任,用汗水浇灌信念,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铁运人的奉献之歌。

1741748925201398.png

青春淬火,基层岗位磨砺初心

1995年,22岁的侯涛带着对未来的憧憬走进焦化厂。在皮带运输岗位上,这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展现出超乎常人的细致与坚韧。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面对长达千米的运输带,他每天徒步巡查数十次,练就了“听声辨故障”的绝活。老师傅们感叹:“这娃眼里有活,心里有火!”随后的铲车司机生涯,他更是将“安全”二字刻进骨血。在煤场这个“黑金战场”,他独创“三查三稳”操作法:出车前查油路、查制动、查视线,作业中稳起步、稳转向、稳堆垛。十多年驾驶生涯零事故的记录背后,是盛夏驾驶室50度高温下浸透工装的汗水,是寒冬凌晨三点独自检查设备的坚持。当被问及秘诀,他微笑着说:“把设备当战友,把安全当生命,自然不敢懈怠。”

1741748947689869.png

铁肩担当,管理岗位筑牢防线

过硬的技术技能、出色的沟通能力,侯涛被提拔为铲运工段长。身份转变带来的是更深重的责任。面对煤场设备更新换代、人员流动大的困境,他白天蹲守现场绘制设备“健康档案”,晚上挑灯整理《煤场安全操作规程》。担任铁路物流中心安全设备科长期间,由他编写制定的各项安全、设备管理制度至今仍是新人的必读材料。面对年轻员工的浮躁,他总说:“安全不是写在墙上的标语,而是刻在心里的戒尺。”

1741748973336676.png

匠心传承,维修岗位续写华章

2022年,侯涛主动请缨转岗机车维修。在别人看来这是“自讨苦吃”,他却说:“设备更新换代快,我这把老骨头得跟上时代。”面对内燃机车的精密构造,他戴着眼镜啃专业书籍,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上千个数据参数,只要有机车的地方总能发现他的身影,年轻的同事都亲切的称他是“机车活体听诊器”,他却笑道:“机车也是有生命的,只有治好它的疑难杂症,生产运行才能安稳、高效。”

如今53岁的侯涛依然保持着“早到半小时,晚走一小时”的工作习惯。在机车维修间里,他手把手教年轻人机车维护保养,有人问他为何不换轻松岗位,他总说“发一辆重车,保一路平安,这些机器就像我的老伙计,守着它们心里踏实。”

三十载春秋更迭,侯涛用脚步丈量着责任,用双手守护着10000多个日夜的安全运行。他的故事里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写满了对初心的坚守;他的工装上不见耀眼勋章,却闪耀着铁运人最本真的光芒。在陕焦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正是许许多多如侯涛般的劳动者,用平凡铸就伟大,以坚守诠释担当,在时代长卷中写下属于陕焦公司工人的壮丽诗篇。(富平分公司:杜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