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四月,季节的脚步由南向北,我们的车子也是由南向北。
此时的关中平原早已褪去了阳春的青涩,放眼望去窗外一片盎然。路边叫不上名字的野花黄的、白的、紫的,撒在草丛里,探头探脑伸着懒腰打着哈欠,车子驶过,受了惊吓,一个激灵躲进草丛里。洁白的洋槐花一嘟噜一嘟噜挂满了枝头,远远望去、她们好像知道明天就是劳动节了,盛装出席,特此夹道欢迎过往的客人。槐花的香味弥漫着车厢,与老公播放的音乐纠缠在一起,自然的微醺感油然而生。
我们与季节赛跑,车子驶过甘泉,季节一下子被我们甩在了车后。窗外的山变的雄伟高大,山上的植被开始稀疏,偶有羊群出现,远远望去,一个个白色斑点如同冬天遗落的雪片,不仔细看很难发现它们还在移动,牧羊人的黑衣与羊群的颜色形成鲜明的对比,围着羊群缓缓蠕动。羊的使命吃草长大,牧羊人的使命看着羊吃草长大,他们的使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因此一切都是那么和谐安静。天空更高更蓝,没有一丝云。洋槐叶子淡绿,槐花还不见踪影,路边的草爬地生长、零星的也有几点野花闪现。
历时四小时,下午两点我们到达目的地—-波浪谷景区。波浪谷景区位于陕西省榆林市西南部、属于靖边县管辖。因为恰逢节假日,游客从四面八方赶来,距离景点大概还剩五六公里的路程,就已堵的水泄不通,导航提示拥堵需要50分钟。我们选了就近停车,步行前往。
进入景区大门,分两路,一路玻璃悬索桥,一路步道阶梯路。玻璃悬索桥直通对面火焰丹霞。步道阶梯需要下山,穿越听瀑桥再爬阶梯上山,两条路在火焰丹霞汇合。年龄大腿脚不好的大多选择玻璃悬索桥,我们决定走步道。听瀑桥名不虚传,站在桥上两边是深不见底的峡谷,静心细听,就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女儿激动地说:“听!瀑布声。”“没错,瀑布在哪儿呢?”一群人开始寻找、最终无果。这也许就是听瀑桥的魅力所在。“如果能看见瀑布,那就该叫看瀑桥了。”我自言自语着。过了听瀑桥,我们顺着山谷拾级而上,两侧开始出现成片的丹霞奇观。刚到山顶,一片流动的火焰迎面扑来,这便是火焰丹霞。一层一层的沙岩汇聚在一起,形成橙黄不一的斑纹,如同翻滚的火焰,流畅又聚集,看上去坚不可摧,用手触摸像沙子一般柔软细腻。穿着太空服的情侣比心拍照,恍惚间好像误入了火星,唯有那挣扎在火焰里的点滴绿植稍做提醒,这才回神前行。途径彩石步道、音乐步道,顺山而下,便是流沙河,流沙河没有石头,远看就像是一股平静的泥沙流,走近细看,水在上面流,沙子在下面缓缓移动。走热的孩子脱鞋挽起裤脚下水玩起了沙子,大人们累了直接河边沙地平躺,惬意舒适的样子让人看的心生惰意。两只自恋的鹅对着游客们的镜头搔首弄姿,引来笑声响彻山谷。木头栈道沿河而建,脚踩上去晃晃悠悠,沿途是密密匝匝的干枯芦苇,这个季节虽然新的芦苇还没长出,但一点也不影响大家对这里一望无际芦苇荡的向往。经过时空隧道,前面左边是一线天,右边是千米画廊。我们先去一线天,因地势狭窄,游客过多,工作人员门口维持秩序,大家排队依次进入。一次只允许一个瘦人通过,我们侧着身蹭进去,光线从顶部照射到崖壁上,经过重复反射折射,形成冷暖分明的丰富色彩,真是拍照打卡好去处。出一线天折回一段路左边便是千米画廊起点。顺山而上,穿越层层山顶,此时已是下午六点左右,落日余晖洒下来,峰峦叠嶂,红色石头像泥石流一样呈现出一种水流状,一圈圈、一坨坨、一弯弯的向沟壑中涌去。站在山顶向下看,碧绿的湖水倒映着五彩的山体,形成鲜明的色调,真是一副异彩纷呈的画卷。
回到酒店,激动的心情难以平复,上网查阅,此地丹霞形成于白垩时期,由于沙丘不断侵蚀地下水,一层一层沉积下来,凝结成沙岩,又经过地壳运动,与亿万年时间风雨的侵蚀,形成了现在我们所看到的一条条神奇的波纹,宛如巨大的波浪,定型在岩石之中。
大自然鬼斧神工,铸造了这片流动的时光,它神秘、梦幻,留给我们无尽的遐想。这不仅是沙和石的堆积,更是亿万年来时光的积淀。是大地的指纹,历史的年轮。(综合利用车间:闫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