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0:21分,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传来:“潘主任,氨冷凝冷却器发生故障,需停蒸氨系统。”听到这个消息,化产一车间值班领导潘晓雄猛然一惊,因为该设备属于单台运行,如果出现问题,必定耽搁生产,但若不能及时抢修,肯定会造成环保事件。他当机立断,立即将此情况汇报车间负责人,随后便寻找合适可替代换热器,准备连夜抢修更换。
蒸氨系统主要是将冷鼓工序中多余的循环氨水,利用水蒸气进行加热解析,使氨气与循环水分离,得到浓氨水与较为纯净的循环水。工艺虽然简单,但环保使命却举足轻重。
凌晨1:00时,该车间领导、设备管理员、维修人员等10余名同志对现场情况及安全进行了准确评估,并形成初步检修方案:利用粗苯退换下来的列管冷却器替代蒸氨换热器,并对原有设备进出口管道进行拆除并更换碰口。“当班班长随时准备好抽调岗位人员配合抢修,设备管理人员对抢修所需备件进行再次确认,我负责协调公司生产调度及上下游工艺运行情况,岗位人员一定要盯好环保指标和生产负荷……”该车间党支部副书记、副主任李振东坚定有力地下达着命令,现场准备照明、设备、联系吊车、核对尺寸、寻找备件、拆除管道……,一场有条不紊的抢修硬仗拉开序幕。
凌晨4:00时,黎明前最关键的时候,所有材料、设备、吊车已全部准备就位,设备吊装、就位,管道下料、法兰碰口,所有人开始向抢修发起总攻。由于设备改型过大,为了抢时间,原有设备来不及拆除,管道碰口施工难度较大,但办法总比困难多,直走不行就斜走,东边不通走西边,就这样,在维修人员不停地摸索,不停地前行下,整整12个小时,完成了换热器的更换,而他们除了扒拉两口饭,手中的气枪、焊枪都舍不得耽搁半分钟,身上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终于,随着15:40分循环水试漏,15:59分试漏完成,开蒸氨。自此,一场悄无声息的抢修硬仗画上了完美的句号。(化产一车间: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