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要闻
您现在所在位置:新闻动态 > 基层要闻
思想的碰撞擦出别样的火花
发布时间:2021-09-22    作者:   点击量:219   分享到:

近日,化产一车间人潮涌动,分外热闹,这是怎么回事,让我们去一探究竟吧。        

原来是中国炼焦行业协会石岩峰秘书长带领的全流程优化专家组来给生产系统进行摸脉诊断来了。据悉,此次专家组共分5组,其中煤气净化组、安全环保组及公辅组分三批对化产一车间系统进行全面“诊脉”。

32843b5c91fe1575e9d18bbc3aaec63.jpg

俗话说,打蛇要打七寸,这行专家组就是打七寸的行家里手,在首次技术交流座谈会上石岩峰秘书长就一针见血的指出,化产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在冷鼓,冷鼓如果运行良好,将煤气中的焦油和萘99%的脱除收集,那么后续的运行问题也就解决了十之八九。深入现场的实际查看过程,果然发现了病根,初冷器进口管道设计施工不合理,导致煤气进初冷器分布不合理,机械化澄清槽、剩余氨水槽设计偏小,油水静止分离时间不足,单就这两点,煤气脱油脱萘不达效,后续的运行难度可想而知。查到了病根,后续问题的优化解决也就有了明确思路和方向。

其次,专家组在节能降耗方面的思路与公司倡导节能降耗理念不谋而合,即岗位都是利润源,遍地都是省钱点。他们提出,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控制好跑冒滴漏和消耗,更多的还应跳出固有思维模式的束缚,从系统整体大局考虑出发,如苯分离水,水质较好,完全可以回系统补充;VOCs异味废气需要分类治理,完全可以借助风机强大的动力系统,充分发挥系统平衡,节省引风机、接力风机系统的耗损等。这些问题的提出,为我们节能降耗又打开了另一扇窗户。

0a88725b2af4fd6a3da2f6e787557bc.jpg

随着现场深入的查看与沟通,过程指标的最佳控制点、设备设计的能力是否合适、过程操作的细节关键点如抽丝剥茧般的展现出来。“领导,明天能安排我陪同不?我还想与秘书长阳光焦化专家再探讨一下硫铵加酸过程控制的细节”“不行了,专家组已经走了,我们整理好问题,电话沟通吧。”带着些许遗憾的军峰班长只能默默离开

两天的时间如同白驹过隙,此次全流程优化留给大家最深刻的就是,专业的事情还是需要用专业的知识来解决。此次专家组深入生产系统为我们真正查找产生问题的根源,而且在整个交流中完全零障碍,你说清楚的我懂,你没说清楚的我也完全领会,这才是焦化人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精神盛宴,相信这次思想的碰撞定能擦出别样的火花。(化产一车间: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