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起点要有新作为。为顺应时代潮流,谱写好企业高质量发展新时代篇章,助力企业做精、做强。8月26日,由公司工会、人力资源部、机动能源部、机电仪维修中心等相关部门联合开展的第二届“陕焦杯”职业技能大赛通用工种决赛拉开帷幕。本次比赛采取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相结合,旨在激发员工学技能、练技能、比技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营造尊重人才、尊重劳动,积极向上的浓厚氛围,让工匠精神在陕焦薪火相传,推进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
东风吹,战鼓擂,比武场上谁怕谁?据说本次比赛理论考试和实操难度系数很高,下面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
看点一:聚精会神展风采
上午9:30,来自陕焦公司各车间、黄陵煤化的四个工种24名选手在公司五楼会议室进行理论考试。考场内,选手们各个精神抖擞,准备充分,从容迈进考场,严肃而认真,奋笔疾书,力争取得优异成绩。
看点二:火花飞溅显神通
焊工的技能比武,视觉效果绝对非同一般,随着裁判员一声令下,刺目的蓝色电光随即在焊枪前闪烁,溅射出金色火星喷洒四周,划出一条条炫丽的火线。两场次6名焊工,聚精会神的焊接面前的工件,根据自己所长与时间赛跑。有的先焊接3G(SMAW)[板对接立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焊接] 、有的先焊接5G(GTAW)[管对接水平固定加障碍焊,钨极氩弧焊焊接]、有的先焊接6G (GTAW + SMAW)[管对接45°固定焊,氩弧焊打底手工电弧焊填充盖面],但所有人都将4G (SMAW)[板对接仰焊,手工电弧焊单面焊双面成型]放在最后,因为仰焊位置对焊工的体力是一种考验,整个人蹲着仰着头沐浴在这火花间,而且在重力作用下很容易产生未焊透等缺陷,稍有不慎飞溅、熔池也会对人产生灼烧。一个个动作简单、干净,运条、送丝,汗水在脊背淌成了小河,上半身衣服却被弧光灼烤出一小朵一小朵的“白云”,映出了奋斗者坚强无畏的形象,同时用手中的焊枪书写着对职业的热爱。最终,经过3小时的“灼烧”,机电仪维修中心李高峰、黄陵煤化工的李海峰和朱晓军荣获前三名。
看点三:巧手布线夺天工
电工实操考题是触摸屏、PLC控制电动机正反转。“安”、“精”、“准”、“快”是这次电工技能组的一大特色,参赛选手不仅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以最短的时间完成操作,还要保证作品美观,接线正确。6名选手们在完成自己作品的同时还要紧盯对手,一个个互不相让,你追我赶,在接线盘上根据自己绘的主回路图、控制回路图、IO分配表完成元件的安装。熟练的剪线、剥线、拧螺丝、接线、整理线路,每一步都考验着参赛选手们的耐心与细心,每一件作品都展示着选手们的接线技能与作业习惯,布线横平竖直,加之颜色搭配让人赏心悦目。最后通过公平、公正的评判,炼焦一车间刘毅、邓琪取得本次比赛第一、第三名,黄陵煤化工杨林取得第二名。
看点四:全神贯注锉毫厘
钳工组实操题目为组合件加工,从80mm×60.5mm、δ=8mm钢板上做两个直角边为60±0.05mm的直角三角形,分别从中间锯、锉出一个燕尾槽,与另一个双燕尾6边形调试装配精度的配合件。本次实操在选题方面侧重于基础技能的比拼,同时突出高尖精准稳导向,在赛场上,6名选手个个铆足了干劲,或许是因为紧张的比赛氛围又或许是闷热的天气,不一会选手们的衣服全被汗水浸湿。在完成垂直度的校验和划线之后,现场顿时炸开锅,钢锯拉扯的“吱吱”声,锉刀与工件表面来回摩擦的“嘶嘶”声都在描述着比赛的热情。全神贯注、精锉细磨、熟练操作、合理安排、各施技能,锯、锉、量、钻、铰环环相扣,激烈紧张而井然有序。一个个专注的眼神,一个个标准的动作,把看似单调粗犷的钳工活儿诠释得淋漓尽致,他们把时间甩在身后,把精度摆在眼前,±2’、±0.02mm、配合间隙≦0.04mm是对他们风采的展现。经过7小时紧张的角逐,化产一车间范佳福、炼焦二车间纪纲平、炼焦一车间张拥军荣获前三名。
看点五:沉着冷静巧构思
仪表实操题目为创建PLC300控制系统,实现压力自动调节、手自动无扰切换、温度联锁停车、风机系统启停。此项目的实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选手不仅要掌握控制理论精髓,还需要对工业控制的动态及稳态特性深刻理解。在比赛中6名选手分三个场次,他们个个沉着冷静,胸有成竹,从执行机构接线、设定执行机构的零点及量程、熔光纤制网线再到Step7CPU硬件下载、输入程序、组建WinCC数据库、Step7与WinCC链接运行、系统投运,每一步熟练有序,巧妙构思,遇到瓶颈问题从容应对,逐一排查解决,整个比赛氛围紧张,每个细微动作都在与时间赛跑。最后,机电仪维修中心贺强、黄陵煤化工张春阳、机电仪维修中心褚程囡三人夺得比赛前三甲。
经过两天的激烈比拼,公司第二届“陕焦杯”职业技能大赛通用工种决赛圆满结束。此次“技术比武”效果远超预期,参赛人员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得到充分的展示,形成以“武”切磋,以“武”补拙的浓厚氛围,是一次思想、作风和技术的交流,又是一次员工技术水平和意志品质的集中检阅,更是一次引导和深化广大员工岗位练兵、岗位成才、岗位奉献的总动员,同时也为公司节能降耗、转型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机电仪维修中心:杨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