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东京奥运会赛程已过半,这些天,我们的心情也随着比赛跌宕起伏。经历了升国旗、奏国歌的激动时刻,也为了比赛失利而黯然神伤。中国的奥运健儿正在运动场上挥洒着青春与拼搏的汗水,向世界展现属于中国的风采。
在女子跳水10米台决赛中,陈芋汐和张家齐以绝对优势夺得金牌。也创造了中国跳水队这一项目的奥运六连冠。 网友评价俩姑娘的优秀表现:“下饺子的水花,都比她们大。”夺冠后,记者采访张家齐,想要什么样的礼物。她直言不讳地说:“还是想要芭比娃娃,还有妈妈做的菜”。
因为东京奥运会,一下子火起来的还有让中国国歌第一个响彻东京奥运会的射击选手杨倩。她刷爆热搜,不仅因为她拿了金牌、是清华学霸、还有她拿金牌时的云淡风轻,胡萝卜发绳、漂亮的美甲、对着镜头比心,根本不像在残酷的奥运赛场,场上的她英姿飒爽、为国争光,场下软萌可爱、随意家常,这才是我们最渴望见到的奥运冠军的模样。越来越多的国人,正透过掌声和奖杯,看见一个个鲜活的奥运冠军。
在刚刚结束的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中,苏炳添跑出9秒98,获得第六名,创造了中国田径新的历史。但很多人不知道,第一位站上奥运赛场的中国运动员参加的项目也是男子田径100米,他叫刘长春,是他告诉世界“奥运会,中国来了!”1932年,一个人坐了20多天的船,漂洋过海,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1932年7月30日,在洛杉矶的奥林匹克运动场上,刘长春高举国旗走在最前面,跟在后面的,还有留学生等人。因路程太艰辛,到达洛杉矶时,刘长春已经体力不支,比赛未能晋级。比赛结束后,刘长春因路费不够,而无法回国,后来还是在当地华侨的捐助下,才回到中国。当时的报纸写到“我中华健儿,此次单刀赴会,万里关山,此刻国运艰难,望君奋勇向前,让我后辈远离这般苦难。”从刘长春的单刀赴会,到如今奥运赛场几百人的运动员队伍;从0奖牌,到五星红旗一次次升起、义勇军进行曲一次次奏响。中国一代代体育健儿,接力走过了89年!今日之中国,不再是1932年的中国,如今我们国运昌盛,已经不需要金牌来证明,但是我们必须记住,所有的辉煌,都有着苦难的底色,所有的后人,都站在父辈的肩头。
犹记得,昔日有外国记者问郎平“你们中国人,为什么那么看重一场比赛的输赢?” 郎平回答:“那是因为我们内心还不够强大。如果有一天,我们内心强大了,我们就不会把赢,作为比赛唯一的价值了!”在连续失利三场情况下,中国队仍以3:0战胜强队意大利,虽然未能出线,但是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里约奥运的辉煌让女排光芒万丈,这种巨大的光环之下,是不是让本该一往无前的脚步变得更为局促和沉重,是不是因为太多殷切的期盼而施展不开拳脚。
虽然我们不一定能够看懂每一场比赛,但我们一定曾因为赛场上的一些事情热泪盈眶。这种不分立场,所有的喜悦、遗憾、失落都相通的体育精神才是奥运会真正传达给大众的。
奥运的征程还在继续,中国运动健儿加油!(黄陵煤化工公司质检中心:张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