醇氨车间中控室内电脑屏幕上,预冷系统、纯化系统、膨胀机系统、分馏塔系统,DCS画面不断切换,一张张稚嫩的脸庞上写满了认真,随着师父的“指指点点”,大家聚精会神的听着,时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这是新进员工的日常缩影。
今年以来,醇氨车间高度重视新工的工作和生活,在人员借调,人才紧张的情况下,为使新工尽快成长起来,成为车间一线的主力,车间积极组织开展“师带徒”活动,发挥骨干技术人员的酵母作用,采取专长任教、互补结对的办法,切实提升青年员工的技能水平,为车间安全生产提供人才技术支撑。
据了解,今年年初,车间通过师徒双向选择,共计结成师徒13对,并分别签订“师带徒”协议书。实现一对一的岗位培养。制定《师带徒管理办法》,对师傅的整体素质提出了要求,带徒师傅应当具备专业技术能力强、善于言传身教且无“三违”记录等条件,通过 “传、帮、带”形式,毫无保留地向徒弟传授技能知识,促使徒弟尽快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提升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师傅根据学习内容、时间、目标和要求制定教学计划、学习笔记、学习小结、月度教学检查、谈心记录等。建立双向评价机制。一方面,从过程监督和成果考核上发力,按照培训计划,在培训期内,由安全组、工艺组、设备组出题汇总后对徒弟进行安全操作、应急处置、工艺指标、工艺流程、开停车步骤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评价。另一方面,徒弟对师傅的的责任心和知识的传授情况进行打分。并要求每月将学习情况和进度汇总成台账,由工会主席和政工员负责跟踪及反馈日常开展情况,定期进行督导、总结。激励奖励激发活力。对在“师带徒”工作中表现优秀的师徒进行奖励,对带徒成果不显著、新员工成长缓慢的师徒,进行批评督促。通过第一季度的师带徒培养,成效显著,结对的13名徒弟中陈小娟和雷耀宇两名学徒经过考核测评,在第一季度的考试中成绩优异,实际操作中能够独当一面,已经独立上岗。为表彰先进、树立典型,营造浓厚的激情干事、创先争优氛围,根据《醇氨车间师徒管理办法》,分别奖励师傅胡丹和张玲各500元,学徒陈小娟和雷耀宇各300元。
此次“师带徒”活动的实施,充分调动了新工学习操作技能的积极性,为车间快速打造一支高素质的青工队伍,使广大青年以一流的工作技能投身安全生产工作,为促进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技能保障和人才支持。(通讯员:醇氨车间 魏小梅 责编:张静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