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青葱年少到两鬓斑白,即便有一天你的脑海里再也拼凑不出我完整的模样,我想仍然会坚定的爱你!”
----题记
2020年9月6日,今天,是爷爷和婆50周年金婚的纪念日,我婆,50年前的今天,18岁的她从长洼嫁到了南蔡,从见爷爷的第一面,就知道这辈子就是他了。
爷爷和婆的爱情给我们小辈做了最好的榜样,什么是相敬如宾,什么是不离不弃,什么是难舍难分,什么是始终如一。让我相信了真的有一见钟情到白头偕老,也让我们从小对爱情有了最美好的憧憬。听着婆轻轻诉说着,他和爷爷的一点一滴,感觉每个镜头好像慢动作一样,在我们眼前慢慢浮现。
那一年,18岁的小姑娘,经人介绍,见到了一个英俊帅气的男孩子,我在想爷爷会怎样害羞的自我介绍,他是会怎么给婆说呢,“我家住在南蔡”还是“大家都叫我大毛”,不管怎样的自我介绍,让现在的我想想,都觉得有点好笑。那时的太姥姥嫌弃爷爷家里穷,对爷爷总是不冷不热,甚至爸爸出生后,听婆说她回到娘家后,最暖和的炕太姥姥总是让她睡,白颜色的馒头,太姥姥总是让她吃,说不要管大毛和大毛的娃,你把自己吃好就行。那时候的婆眼睛含着泪水,从小乖巧懂事的她也没有说什么,第二天就抱着爸爸回了南蔡,把从娘家带来的白馍给爷爷和爸爸吃。没有委屈没有抱怨。白天在地里种树、拔草、施肥,晚上回来给生产大队的所有人做饭,就为了多积攒点积分,给家里换点白馍。爸爸小时候跟着南蔡的太姥姥,每次看着婆从地里回来的时候,跟着小爷爷一块叫婆“大姐,大姐”,可能多年前年少无知的他还不知道,他的那一声声“大姐,大姐”,叫出来了婆的无奈和心酸,也叫出了婆的辛苦和难熬。那个时候的爷爷常年在外面出差,不管去哪里,回来必需给婆带回来一点纪念品,可那何止是简简单单的纪念品,那是爷爷的牵挂和思想,是爷爷的陪伴也是承诺。爷爷没有过多的甜言蜜语,却总是用实际行动给婆最好的关心和爱护。现在年近七旬的他们,出门还是会给彼此买一点“爱心”小零食,生活的仪式感让我倍感温馨和羡慕。
不管是去哪里旅游还是在村里出门锻炼,总能看见爷爷和婆穿着同色系的衣服;遇到好一点的景色,两口子也会颤颤巍巍的拿出手机,给彼此拍个照留念;家里每个人的生日,总是在群里能第一个收到他们老两口的祝福;我上学,两个老人在合阳租房给我做饭送饭;妹妹上学,在西安租房给妹妹做饭;生病住院,为了不麻烦子女,爷爷和婆也是相互搀扶鼓励着把最难熬的日子度过。我们每每问的时候,总是说“好着呢,没有事,你们把自己照顾好啊”;亲戚或者村里有人结婚有人去世,爸爸和二爸有事去不了的时候,总是以爸爸和二爸的名义给别人送上问候….
现在爷爷和婆有两个儿子,两个儿媳,四个孙子,一个小重孙。四代同堂的我们是一个幸福的家庭,因为我们有最好的榜样,都羡慕着爷爷和婆的爱情,他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用鼓励式的教育,让自己的孩子都如此优秀。“家”,一个让人感觉多么温馨和放松的港湾,五十年的风风雨雨,你们携手一起走过,你们相互搀扶一起承担了“一大家”的重担,谢谢爷爷和婆把“小家”变成了“大家”,让我们坚信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不是虚言。记忆摇摇晃晃让我想起了小小的我,在二爸和娘婚礼上说的那段话“我有一个幸福的家,有爸爸有妈妈,还有我这个乖娃娃,亲亲热热在一起,我们都爱这个家”!
最后,祝福二位老人家感情依旧,迈向钻石婚,等到钻石婚的时候就可以亲眼看到更多的小重孙,也希望上天保佑,我爷爷和我婆身体健康,万事胜意。(陕焦(重庆)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李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