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风采
您现在所在位置:员工天地 > 员工风采
光盘行动 时不我待
发布时间:2020-08-21    作者:白丽丽)   点击量:1548   分享到:
纵观历史上的农业生产,无不以第一产业衡量国家实力,粮食多意味着能供养的人口多,则该国劳动力多我国一直是人口大国,粮食生产意味着民生,是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的基础。而“剩饭说”让饮食文化变得污浊,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指出的“酱缸文化”更是揭露出奢靡浪费的丑恶顽劣。
“剩饭说”发源于“面子说”,是人们炫耀的手段,饭少了不够吃是不行的,刚刚好也不行,非要是满桌珍馐富余出来,吃饭的人才有面子。小中见大,吃饭尚且如此奢靡浪费,可见此人并不具有什么好品质。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下馆子成了家常便饭,七碟八碗,鸡鸭鱼肉,应有尽有,让人不禁喜悦于国人的生活水平直奔小康,可当曲终人散,却未酒尽饭光。殊不知评价一个国家发展水平高低的指标并不止于物质生活,更要看精神文化素养,文明古国总不能被这“酱缸文化”所诋毁。
都说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冥冥之中灾难总是周而复始,人类更应警钟长鸣。今年上半年我国生产力受到疫情的重大影响,粮食短缺问题成为焦点,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8月17日发布报告称,到“十四五”期末,中国有可能出现1.3亿吨左右的粮食缺口,虽然中国现代化进程加快,自给自足不存在太大问题,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粮食供给应该“开源节流”,一方面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要勤俭节约,杜绝浪费。
吾辈当自强,责任肩上扛,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在世界经济不平稳态势下,我们更要从自身做起,厉行勤俭节约,推进社会总氛围的形成。江西理工大学食堂以奖代罚,推行“光盘换水果”;清华大学创业团队研发“光盘打卡”小程序,用积分换奖品或给公益项目捐款,校园尚且如此,我们又怎么能剩饭呢?(炼焦二车间 白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