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贵州公交车坠湖一事,影响力甚至掩盖了一年一度的高考。事情已经过去一周,这两天在一些媒体平台,渐渐透漏出的消息说,去年,司机的女儿因高考失利自杀,又因为之前离异,近期拆迁等一系列问题,人们推断,该司机是有心理疾病,属于报复性行为。21个生命,为这个不健康的心理买单,这个代价太大了。
6月的安全月刚刚过去,这已经是全国的第十九个安全生产月,我们重视安全由来已久,可是我们重视心理安全了吗?这不是质问,而是反思。设备的隐患固然重要,但思想的隐患,后果同样不堪设想。如果一位员工因为心理问题,故意不去巡检呢?故意对跑冒滴漏视而不见呢?故意损坏设备呢?甚至故意在严禁烟火的地方抽烟呢?如果他不计后果去做一件过激的事情呢?我们一直在增长技能,开展安全知识竞赛,举办应急演练,这些都是正面的引导,可是事故往往发生在1%的疏漏中,在我们的万万没有想到中。
贵州公交车坠湖事件,不是一个普通的事故,我希望这21个生命,能唤醒人们,对于心理健康的重视。前两天在某视频网站上看到一位心理医生说,现在有一种疾病,叫阳光抑郁症,一个人可以表面看起来外向开朗,与人相处热情,但实质有可能已经发展到了重度抑郁,心理问题已经越来越隐蔽了。现在人们生活在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快节奏带来不同程度的焦虑,然而我们的内心的历练并未跟上。近年来,我们总是时不时看到一些不可思议的新闻,比如有人持刀冲上公交车乱砍,持刀冲向刚刚放学的小学生队伍,比如一个孩子玩手机被父母训斥后跳楼自杀……心理问题像看不见的洪水,不要等到决堤之时才恍然觉悟。
企业里的职工,也是社会的一份子,他们每天24小时,不是单纯的像机器一样在工作、生活。他们有思考,内心有感触,他们在通过与同事、领导、亲戚、朋友的相处,通过自己小区的圈子,通过生活的城市圈子在不断的用心感知一切。这其中有愉快、悲伤、愤怒,所有的情绪在生活里不断交替,有人得以排解,有人就积攒在心里。在和一线员工的交谈中,有时候总能感受到一些愤愤不平的情绪。比如奖金分配、比如工作分工、比如评选先进、比如执行考核制度的过程等等,有时候也可能完全与工作氛围无关,只是今天家里发生了不愉快的事情,影响了工作时的心情等等。我们常常听到一句话:“我干不好,还干不坏了!”看似一句自暴自弃的怨言,其实也隐藏了巨大的隐患。
从2017年开始,公司在安全文化里就加入了“十必访谈”的内容,就是要求车间高度关注职工思想动态,列举了十大需要谈话的现象:婚丧嫁娶必访谈、家庭矛盾或家庭发生重大变故必访谈、员工生病住院必访谈、思想波动或精神异常必访谈、缺勤旷工必访谈、受到批评或考核必访谈、人际关系紧张必访谈、工作任务未完成必访谈、发生“三违”必访谈、工作变动和新进员工必访谈。这是我们关注职工心理健康目前最有效的,也是最实际可行的措施,希望不要被搁置,不要流于形式,更不要觉得这是没用的东西。
在一些比较发达的地区,心理诊所,或者看心理医生已经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我们所有人应该转变观念,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一样重要,不要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那些有心理疾病的人,可能我们也都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如果可以,希望把职工的心理健康纳入安全工作的独立项,解决好职工的心理问题,思想问题,我们收获的可能也不仅仅是安全平稳运行,也会有随之而来和谐、稳定、效益……(工会办公室 张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