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夏天气温高,暴雨和雷电多发,化产二车间针对夏季安全生产的特点,积极开展防汛、防雷电、防高温、防污染为主的安全工作,特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
首先要求职工严格按《安全操作规程》操作,并定期组织做消防、粗苯泄漏、停电、焦油泄漏等应急演练。使每个员工掌握消防器材的使用和灭火要领,为安全运行奠定良好基础;对消防通道的疏通,灭火器、消防栓进行定点放置,防止有意外,随时可以使用;对所有设备、储罐、电气、仪表等防雷接地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摸底核查,全面检测防雷接地是否正常,经常检查接地线、跨接线等防雷设施,保证不松脱、不严重锈蚀;防雷接地线、跨接线在拆装检修管线、设备后,要即时恢复,如有问题及时整改,做到无一疏漏,确保工作正常。“粗苯罐区须知”放置在相应罐区进口处,并设有人体静电释放器,自觉消除静电。储罐的安全阀、排空口等部位,是储罐防雷重点,都易受到雷电打击,发生火灾,必须日常检查与定期检查相结合,及时整改存在问题。检查管道连接有无泄漏,避免泄漏出的天然气在因雷击着火。雷雨天气,易造成电气事故,导致装置晃电或停电,作为化工产品的生产单位,我们必须不断完善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确保发生停电事故时能够正确处理,将影响降至最低。
另外夏季光照时间长、气温较高,促使易燃易爆物品加速分解、气化、发热、膨胀,易造成设备超温超压,严重者可能发生爆炸事故。为防止超温超压:如安全阀、压力表、呼吸阀、减压阀、液位计、温度计、快速切断阀、水幕、喷淋设施等,必须保持完好,且100%投用;常压储罐的储量应严格控制在安全临界范围内严禁超装。盛装危险化学品的非敞开的桶、罐不能装满,要留有10%~15%的空隙,避免盛装的易燃液体因受热膨胀而引起容器爆裂。强化工艺管理,及时调整工艺指标,严禁超温、超压、超负荷生产,操作人员在工作中细心认真,对换热设备的工况、冷却水的运行情况以及温度、液位、压力的非正常变化等要密切关注,要加大巡检力度,杜绝跑、冒、滴、漏现象 。
特别是罐装岗位更要做好温度、压力、重要参数工作记录表记录,交接班的指标记录,做好每周每日例行检查记录,如果有异常应立即上报或采取相应措施。对储罐要进行细致的巡查,检查罐体情况,储罐的附属阀是否要求整修或更换,到罐区运输焦油和粗苯的车辆及人员,必须登记、检查、要求手续齐全,安全措施到位,监督执行装车须知条例,车辆罐体上贴有“危险化学品字样及标识”。要配置好灭火器,及消防沙池,消防工具,做到专人看管,专人负责,并及时发现完好情况,定期做好保养更换工作;泡沫消防泵站也由专人负责,泡沫泵日常维护,并定期更换泡沫。特别是对罐区、泵房随时进行检测可燃气体含量,观察并注意气体报警仪,做好记录,每日对罐区进行例行检查,做到防患未然。
一直以来,车间要求每个生产单位坚持对气体报警仪、温度计、静电消除仪、机泵设备、油罐附件、管线等防雷接地、罐车静电接地和消防设施进行自查自改。要求职工加强对泡沫消防、粗苯泄漏等应急救援预案的学习演练,切实提高职工的应变操作技能,并加大对消防设施和器材的维护保养力度,管线、机泵、油罐及时放压。岗位人员加大巡检力度,提高巡检质量和频次,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操作规程精心操作,加强对工艺指标的控制,避免油温过高、油罐超安全液位运行,确保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为化产车间在夏季高温条件下,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化产二车间 朱群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