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
您现在所在位置:员工天地 > 文化生活
东北年俗
发布时间:2014-02-12    作者:   点击量:2390   分享到:
东北年俗
小年夜,楼下的炮竹声不断,使我不禁想起了俺们东北是咋样过年的,就与老公这个西北人,唠起了东北的年俗。
腊月二十三一过,这年就近了。我们有一句顺口溜: 廿三,灶王爷上天;廿四,写大字;廿五,扫尘土,廿六,烀冻肉;廿七,赶年集;廿八,把面发;廿九,鞔香斗;三十晚上'守一宿'。 记忆里全家人都要忙乎上好些天,母亲负责买年货,吃的、穿的、用的都要有,家人都要从头到脚买身新衣服;父亲负责提卸猪肉、杀鸡、发面、扫房、扫院落;姐姐负责上街挑选春联、鞭炮。这可是个技术活,挑春联的人必须得懂对子,要能知道对子写的咋样,一眼就能挑出那副适合贴大门,那副适合贴仓舍。后来上了初中,学会了对对子,每年这活就归我了;我则负责洗衣服和擦玻璃,刚洗好的衣服晾出去,再回来拿第二件去晾,之前的那件就已经冻成冰了。晾上满满一院落的衣服,再拿棍子敲掉衣服上多余的冰碴。
廿六 ,锅里烀上猪肉,一大锅一烀就是一整天,满屋子都是肉香味,馋的小孩直流口水。开锅就要吃上一大碗,什么调料也不加,觉得淡的就蘸些酱油。热乎炕上坐了一堆的媳妇们,一起包粘豆包。从早到晚,几十斤的黄面就都蒸成了豆包,再放到院子里冻起来,邻里亲戚们相互送些,能吃整整一个正月。
三十早上,家家都早起,赶着太阳还没升起就吃第一顿饺子、贴对联、穿新衣服、放鞭炮、挂上大红灯笼和收压岁钱等等。下午就要开始张罗着晚上十二点的年夜饭,满满一桌子菜全是母亲一个人做的,一家人坐在一起吃着、喝着、唱着、闹着来守岁……
那些都是记忆里最深的画面,等有机会,我们一起回老家,让你个西北人也过过我们东北的年。(张晓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