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是家庭的灵魂,廉洁是企业的基石。公司纪委设立廉洁家风专栏,旨在弘扬正气,传承廉洁家训,以清风正气滋养家庭,从家庭做起,筑牢反腐倡廉防线。透过这些故事和智慧,让广大干部职工明白廉洁自律的重要性,共同营造清正廉洁的企业环境。
廉洁家风专栏
三秦家规
潼关杨震家规—“四知”拒金 清白传家
杨震(?--124),字伯起,东汉弘农郡(今陕西省潼关县安乐镇水峪口杨坡村)人,幼通经史,博览群书;中年从教,有弟子三千,多成栋梁之材,人称“关西夫子”、“关西孔子”;五十岁入仕途,官至太尉。杨震一生刚正不阿,勤勉清廉,“四知拒金”的故事千古流传,后人称其为“杨四知”、“四知太守”、“四知先生”。
杨震家规
(杨震)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摘自《后汉书·杨震列传》
杨震在由荆州刺史调任东莱太守赴任途中,路经昌邑(今山东巨野县东南)时,昌邑县令王密,是他在任荆州刺史时举“茂才”提拔起来的官员,听说杨震途经本地,为了报答杨震的恩情,特备黄金十斤,于白天谒见后,又乘深夜无人之机,将黄金送给杨震。杨震不但不接受,还批评说:“我和你是故交,关系比较密切,我很了解你的为人,而你却不了解我的为人,这是为什么呢?”王密说:“现在深夜无人知道。”杨震说:“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怎能说无人知道呢!”受到谴责后,王密十分惭愧,只好作罢。
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摘自《后汉书·杨震列传》
杨震为官,从不谋取私利。在任涿郡(今河北省涿县)太守期间,品性公正廉洁,不接受私事请托。他的子孙们与平民百姓一样,素菜为食,徒步往来,不乘马车,生活十分简朴。亲朋好友劝他为子孙后代置办些产业,杨震坚决不肯,他说:“让后世人都称子孙为‘清白吏’,这样留给他们的遗产,难道不丰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