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您现在所在位置:新闻动态 > 公司新闻
对标中控技术 智领转型未来 ——陕焦管理人员赋能培训班纪实
发布时间:2025-08-05    作者:   点击量:843   分享到:


为深入贯彻落实公司人才强企战略,全面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实战能力,打造匹配公司高质量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专业化管理队伍,陕焦公司精心策划并正式启动了管理人员“启航未来”对标学习活动。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对标先进企业,汲取优秀管理理念和创新实践经验,助力管理人员开阔视野、启迪思维、提升核心技能。

1754450346604408.png

8月4日,陕焦公司“启航未来”管理人员赋能培训班38名学员正式开启首日研学。活动聚焦“技术路径对标、管理模式优化、战略布局协同”三大核心目标,通过参观座谈、实地考察、专题研讨等形式,深入探索焦化行业智能化转型的可行路径,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探索焦化智能化的“中控方案”

浙江中控技术作为国内工业自动化领域的领军企业,在流程工业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等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培训班重点对标了中控技术在焦化行业的应用案例,包括:智能控制系统:学习中控APC(先进过程控制)系统在焦炉温度优化、配煤精准度提升等方面的实践,结合陕焦现有生产流程,探讨降低能耗、提升稳定性的技术适配方案。深入交流中控“工厂操作系统+工业APP”模式,研究如何通过数据建模实现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为陕焦预防性维修体系构建提供参考。

1754450374340994.png

从“经验驱动”到“数据驱动” 

浙江中控“平台化运营、标准化落地”的管理模式为陕焦管理升级提供了新思路,组织架构优化:学习中控“技术+服务”双轮驱动的扁平化管理体系,探讨陕焦技术部门与生产车间的高效协同机制。 

以“他山之石”攻“陕焦之玉” 

公司副总经理冯学军在总结会上强调:“要将中控技术的先进经验与陕焦实际紧密结合,以清单化、节点化、责任化推动成果落地。”

此次对标学习不仅是一次技术考察,更是陕焦公司解放思想、拥抱变革的实践行动,进一步明确了“以智能化赋能传统产业升级”的发展路径,为打造陕焦转型升级提供新思路。(企业管理部:刘鹏)

学员心得(一)

刘兴庚:今天通过对标学习中控技术在工业智能化领域的先进实践,深刻体会到数据价值化的系统性路径对传统化工企业转型的重要性。中控技术以数据为基石,通过实时采集、智能分析与场景化应用,不仅实现了生产过程的精准感知,更将数据转化为可落地的工艺知识与决策依据,其经验对我们公司未来数字化深化具有重要启示。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当前我们在数据深度挖掘与跨系统融合方面仍有提升空间。中控技术通过构建统一数据平台,打破信息孤岛,使装置运行、能耗物耗等数据形成关联性洞察,这正是我们需要补强的环节。未来可探索建立更完善的数据治理体系,强化多源数据的关联分析能力,让沉默的生产数据 开口说话 。

其次,在知识转化层面,中控技术将算法模型与专家经验结合,形成可复用的知识库,有效指导工艺优化与故障预判。我们可借鉴其方法论,逐步构建企业自身的工艺知识图谱,通过标准化、数字化的方式沉淀一线经验,使隐性知识显性化、流动化。

最终,我们要实现知识驱动的闭环管理。中控技术通过 数据-知识-决策-执行 的闭环,持续赋能生产优化与安全管控。此为导向,推动数据价值从后台分析走向前端应用,让知识真正服务于生产调度的精准决策、能耗管控的持续改进以及安全风险的主动防控,在数据赋能企业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学员心得(二)

高旭:学习中控技术“让工业更智能,让客户更成功”的文化理念,作为经营人员思维要以客户的需求为出发点,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需,这也是公司“向用户负责”“客户的需求就是我们的标准”的工作理念,需将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样你的产品和服务才能更贴合实际,才能更有生命力和持久力,切记流于形式的学习和运用。

学员心得(三)

黎斌:一是中控系统的“数据价值”:认识到中控系统是企业生产运营的“神经中枢”,实时采集的设备运行、工序进度、能耗物耗等数据,是财务分析、成本管控、风险预警的“源头活水”,打破了以往财务仅依赖滞后台账的局限。二是业财融合的“落地逻辑”:通过中控数据可视化,直观看到生产环节的效率瓶颈,理解财务需从“算账”向“用数据驱动生产优化”转变,实现与业务端的深度协同。

学员心得(四)

米江涛:走进杭州中控技术的那一刻,工业智能化的浪潮扑面而来。从精准到毫秒级的传感器网络,到覆盖全流程的数据分析平台,这个以“让工业更智能”为使命的企业,正在用技术重新定义工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而这其中,最让我共鸣的是其“异常数据分级推送,异常找人”。

走出中控技术,脑海中挥之不去的是“数据驱动质量”的理念。在焦化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中控技术用实践告诉我们:当智能监测替代人工采样,当数据分析替代经验判断,当实时预警替代事后补救,才能真正守住质量生命线,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硬核底气。

学员心得(五)

袁帅:在中控这里学习感受到一个现代科技企业,精准的加工,细致的管理,先进的工序过程,看到了墙上的标语<这个工序认真了下个工序就顺利了>,和我们公司的上游对下游负责的这一理念一致,结合自身的岗位,在工作中不能只想着自己怎样干,更要想着下游需要自己怎样干,我认为下游需要的是低成本,高质量的原料,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就有了很明确的要求降成本,提质量,按照这个目标,就有了具体工作的方向。

学员心得(六)

刘鹏:8月4日参访中控技术公司,通过一天的对标学习,让我对工业数字化转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中控技术的“1+2+N”智能工厂架构管理模式,是智慧化企业管理在现代企业治理中具体实践。中控技术以数据管理为基础,生产过程自动化和企业运营自动化的深度融合,搭建以产品研发、工艺设计、生产运营、供应链管理、工厂操作、销售与服务、支持与保障等多模块下的智慧企业管理架构,实现了技术整合、商业价值、管理协同的管理提升,这种 软实力 的构建比硬件投入更为关键。这让我意识到,企业管理在陕焦转型发展中肩负着特殊使命,我们必须率先打破部门协同壁垒,重构管理体系,建立容错机制,为技术创新、运营创新扫清管理障碍,在陕焦公司转型发展的道路上,提供企业管理新动能。

学员心得(七)

郭明:在焦炭销售工作中,应用浙大中控技术可以显著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和决策准确性。通过实时数据采集和流程监控,企业能够全面掌握销售动态,及时调整营销策略。

具体应用包括:

1.销售数据分析:利用浙大中控的 DCS 系统,企业可以整合销售数据,分析市场趋势、客户需求和产品销售情况。这有助于制定更有针对性的销售策略,优化产品定价和促销活动。

2.库存管理:通过监控库存水平和原材料消耗,企业可以实现精确的库存控制,减少积压或缺货风险。DCS 系统提供的实时数据有助于合理安排采购计划,降低采购成本。

3.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可以记录客户信息和交易历史,帮助企业分析客户需求和购买习惯,从而提供更个性化的服务,增强客户满意度。

4.物流管理:实时监控物流运输过程,优化运输路线和库存布局,减少运输成本和库存持有成本。通过对物流数据的分析,企业可以提高物流效率,确保产品准时到达目的地。

学员心得(八)

王树义:中控技术的企业愿景,企业使命,企业的价值观,其实与我们的企业的"四种经营理念"是不谋而合的。中控技术的第五代ucs控制系统可以解决我们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可以提升我们的生产经营效率,提升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提升工艺和设备可靠性。在企业产供销方面都有着积极的应用。

对于我们的研学,我们我们要在学习中控技术,企业文化,企业理念方面有所运用和提高。对于生产经营系统的控制技术,我们要积极地因地制宜地拿来使用,积极的解决我们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要在我们的备品备件储备、定额消耗和设备的计划性检修方面发挥作用。特别是要在我们的碎片化的零散化的plc和Dcs控制系统中,搜集和整理我们的管理信息,然后对4.0及5.0的ucs控制技术进行应用,在生产、工艺和设备安全方面加以提升。